霓裳羽衣长恨歌 抗日英雄卫黄河
??清华大学教师合唱团2015专场音乐会成功举办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此,教师合唱团将今年专场音乐会的曲目定位于纪念抗战这一主题。
10月24日晚,音乐会在蒙民伟音乐厅成功举办。热情的学校师生和首都音乐界的不少专业人士应邀出席观看了演出。
音乐会分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是清唱剧《长恨歌》,是著名作曲家、优秀的清华校友黄自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长恨歌》是中国第一部清唱剧,创作于1932年,全曲共分十个乐章,描述了风流皇帝唐明皇与爱妃杨玉环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情,君王贪慕女色使得国破家亡的历史教训。它反映了“九?一八”事变后,日寇的侵略日益猖獗、民族生死存亡迫在眉睫的严重局势下,国民党当局采取不抵抗政策,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日益觉醒的民族意识,向人们宣告,腐败的政治必然会导致民族的灾难,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
下半场是全本的《黄河大合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为了这台音乐会,教师合唱团准备了半年多的时间。这两部全本的音乐名作,难度很大。为吃透《长恨歌》的时代背景及其歌词的含义,我们请人文学院的老师逐句讲解;为更好地演唱《黄河大合唱》,我们参阅了大量相关资料。经过李厚朴指挥的精心排练及声乐指导的不懈努力,无论领唱、合唱,还是伴奏、朗诵,都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终于向全校师生呈现出一台精彩的演出。几段著名的独唱曲,由于演员用心灵在歌唱,更是把台上台下的心紧紧系在一起。
演出之后,许多观众饱含热泪,紧紧拉住演员的手,表达自己的心声。正如著名指挥家、作曲家张以达先生对整台音乐会的评价:合唱团的演唱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完美地诠释了两部作品的内在精神。“你们的演唱,打动了观众的心,感谢你们,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夜晚。”
(摄影:于玲鸟)
(供稿:教师合唱团 严文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