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邱勇
邱勇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大会共同庆祝即将到来的教师节。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全校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所有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教书育人、学校发展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第39个教师节,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的第一个教师节,也是清华大学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后的第一个教师节。1985年,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每年的9月10日被定为教师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总书记的关怀,鼓舞和激励着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挥洒汗水、辛勤奉献。
今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强教必先强师,要求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特别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是今年教师节的主题。今天的庆祝活动,对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展现新时代以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就和广大教师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弘扬尊师重教的校园风尚,激励全校教职工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清华大学的教师,我们在欢度节日的同时,更要对新时代教师的使命与担当进行深入思考,深刻认识教师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的重要意义,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觉主动承担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和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智慧和力量。
“躬耕教坛”,就是要心怀对教育事业的诚挚热爱,坚守三尺讲台,一生耕耘,耐得住寂寞,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将教书育人这项伟大事业干得有滋有味。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拥有好老师是学生的幸运、学校的光荣,更是民族的希望。而要做好老师,首先就要有躬耕教坛、潜心治学、专心育人的师者情怀。
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杰出科学家、教育家和爱国者叶企孙先生被誉为“大师之师”。他从教50余年,全心全意教书育人,培养出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57位院士,1999年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10位是他的学生。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光斗先生是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执教60余年,以身作则、深入水利水电重大工程一线,培养出一大批投身国家水利水电事业的栋梁之材。我国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先生,是新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70余年来始终在清华潜心教书育人,90多岁高龄时仍然坚守三尺讲台,培养了一大批领军人物和杰出英才,以精湛的学术造诣和深厚的育人情怀受到了广泛尊敬。
“强国有我”,就是要心怀国家和民族,肩负起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以教书育人实践为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好老师要做到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以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9月1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清华大学大气复合污染治理教师团队入围。大气复合污染治理教师团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同志作为负责人。他们面向我国大气复合污染治理重大需求,以“为国家绿色发展夯实科技支撑,为美丽中国建设培育创新人才”为使命,突破了酸沉降和PM2.5治理的关键科技难题,引领我国大气污染控制理论创新和战略技术的开发与实施,为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全面支撑。
“世间上百年名校无非育人,天下第一等职业还是教书”。清华一直把教师作为最宝贵的财富,把好老师看得最重,一直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环境。
重视教书育人正成为清华大学长期坚持的传统。学校提出“让尊师重教成为校园最美的风尚”,不断加深对“尊师重教”时代内涵的认识。一所大学最宝贵的财富是教师,一所大学最重要的事情是教书育人。尊师重教是一所大学最应该珍惜的风尚。学校要尊重教师的意见,关心教师的成长,支持教师的学术追求,珍惜教师的劳动成果。
引导教师把最大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上,把拥有倾心育人的好老师作为学校的光荣。2017年,学校设立了清华大学新百年教学成就奖和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奖励坚守教学一线、不忘育人初心、在教育教学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让潜心育人的教师在清华享有最高的荣誉和最大的尊重。
把最多的资源投入到教书育人上,以最大的热情营造让教师安心教书育人的环境。2016年以来,学校先后启用清芬园教师餐厅,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全面推进“新教师导引计划”。一流的大学要让教师安心学术、倾心育人,让学生静心学习、专心探索;让学生“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让教师“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
把教书育人的投入与成效纳入教师学术评价体系,为教师倾心育人提供制度保障。2019年,学校党委正式发布了《清华大学关于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若干意见》,克服“五唯”倾向,建立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评价导向。明确教学也是学术,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学术责任。
深化“从游”理念,积极为师生“从游”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温度。教师要增强“导游”责任和“伴游”意识,学校要积极创造让师生“畅游”的水质、水温和环境。学校在书院积极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完善导学思政工作体系,在导学互动中强化思想引领。
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涵养优良师德文化。2018年,成立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师德建设委员会,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2019年,开展“学风建设年”活动。2020年,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学风建设的若干意见,制定教职工政治把关和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工作指南。2021年,开展师德师风专项行动和专项巡视。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尊师重教、潜心育人在清华园蔚然成风。在今天的大会上,我们有很多老师受到了表彰,这既是党和国家给予清华教师的荣誉和认可,也体现了清华大学抓住最好的发展时期大力推动教书育人工作取得的新成绩。潜心育人的最美教师在美丽的清华园不断涌现,美丽的清华园也因汇聚越来越多的好老师而更加欣欣向荣。
迈上新征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更加光荣、责任更加重大。作为清华大学的教师,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自觉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第一,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作表率,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的“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好老师”的明确要求中,理想信念的要求始终居于首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神圣使命的教师,要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潜心问道、言传身教、立德树人。
蒋南翔校长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曾提出“两种人会师”的主张,要求党员教师努力钻研业务,提高学术水平,同时要帮助非党员的教授、副教授提高思想觉悟,吸收其中合乎条件的人入党,使两种人在又红又专的方向上共同前进、实现会师。1955年11月7日,时任清华第一副校长、著名机械工程学家刘仙洲教授在蒋南翔介绍下入党。随后,蒋南翔在《北京日报》发表《共产党是先进科学家的光荣归宿》一文,在知识界、教育界引起很大反响。此后,张光斗、梁思成、张子高、吴良镛等一批知名教授学者先后加入党组织,带动了更多的知识分子成长为胸怀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先进科学家。
第二,要在陶冶道德情操上树标杆,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坚决不触碰师德失范和教育腐败红线,以风清气正促欣欣向荣。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是每一所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严格制度规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导。”所谓师德,就是教师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所谓师风,就是整体教师行业的风尚风气。扎根三尺讲台,用心用情种好课堂“责任田”是德;专注学科专业领域,“板凳坐得十年冷”也是德;心怀热爱、无私奉献,以自身为示范启迪学生心智、浸润学生心田,更是德。“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教师想要潜心治学、开拓创新、树人成才,必须把立德修身作为一生的必修课,始终摆在最重要的位置。
第三,要在涵养扎实学识上下功夫,坚持与时俱进,勇攀学术高峰,不断提升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庄子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有更高的学术追求,坚持学无止境,主动加快知识更新,持续优化知识结构,持续提升知识水平。
清华的教师来到清华往往是因为学术,但得到最大认可是因为教学和育人。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对教师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持续提升教学能力,精研新时代的新型教学关系和学生特点,注重因材施教,将扎实的学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第四,要在勤修仁爱之心上多投入,落实“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是培养人的崇高事业,也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伟大事业,好老师应该是仁师,用热爱、责任和奉献浸润和培养学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教师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教师要以爱从教,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有教无类”,让每个学生都实现全面发展。
昨天我们召开了学校主题教育总结大会,全面总结了主题教育的做法和经验,学校党委号召全校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员工深化主题教育成效,深入实施《清华大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行动方案》,以新面貌、新作为、新担当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清华力量。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我们的教育从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深厚滋养,又在新时代强国建设伟大实践中实现创新发展。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坚定教育自信,用持续不断的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越来越多的顶尖人才、未来大师。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躬耕教坛、潜心育人,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为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无负时代、无负历史、无负人民的业绩和贡献!
(转自清华新闻网)